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15篇
  免费   5042篇
  国内免费   3608篇
电工技术   3715篇
综合类   4244篇
化学工业   5256篇
金属工艺   2610篇
机械仪表   3028篇
建筑科学   3371篇
矿业工程   1355篇
能源动力   1284篇
轻工业   4514篇
水利工程   1423篇
石油天然气   1078篇
武器工业   633篇
无线电   46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52篇
冶金工业   1309篇
原子能技术   766篇
自动化技术   610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60篇
  2022年   1450篇
  2021年   1921篇
  2020年   1323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956篇
  2017年   1094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720篇
  2014年   2075篇
  2013年   2518篇
  2012年   3419篇
  2011年   3472篇
  2010年   3449篇
  2009年   3245篇
  2008年   3416篇
  2007年   3447篇
  2006年   3185篇
  2005年   2570篇
  2004年   1921篇
  2003年   1271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845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配制了不同人工砂取代率、石粉含量、粉煤灰含量的混凝土, 对比了每组混凝土的坍落度, 研究了3 d、28 d龄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结果表明: 最优配比的人工砂取代率、石粉含量和粉煤灰含量分别为10%、3%和5%, 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40.1 MPa, 满足30 MPa的混凝土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92.
程海涛  申献双 《塑料工业》2020,48(2):1-8,63
针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力学性能、阻燃性、热稳定性、结晶性能等改性进行了评述。结合现有研究以及实验经验,对HDPE改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荒煤气在上升管内流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问题。基于热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上升管内荒煤气流动传热微分方程,考察荒煤气进口温度、内壁面发射率、对流传热系数和斯坦顿数对上升管内壁面温度变化和荒煤气出口温度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编制四阶Runge-Kutta计算程序求解,得出上升管内壁温度沿轴线方向的变化曲线和荒煤气的平均传热系数,荒煤气在夹套式上升管中的平均传热系数为30 W/(m^2·K)~36 W/(m^2·K),将此计算结果与他人的成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辐射传热过程主要受内壁面发射率和荒煤气进口温度的影响,内壁面发射率越大,辐射传热量越大;流体速度对对流传热的影响很大,随着流速的增加,对流传热量增大;焦炉在一个炼焦周期内,应该合理控制荒煤气的流量,可避免上升管内壁焦油的凝结;在设计上升管时,增大内壁面的发射率,可以提高上升管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94.
奥氏体钢内壁喷丸处理作为一种新的提高材料抗蒸汽氧化性的技术,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受热面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概述了传统奥氏体钢在蒸汽氧化过程中氧化皮的形成结构,材料临界Cr含量 对富Cr层形成的影响,以及氧化皮结构与临界Cr含量 的关系。奥氏体钢内壁喷丸处理提高抗蒸汽氧化性的机理为:喷丸在管子内表面形成一层微米级厚度的喷丸层,喷丸层中晶粒碎化、晶格畸变、位错增多,在蒸汽氧化过程中,为基体内的Cr原子向表面扩散提供短路通道,使喷丸层表面Cr浓度提高,以形成富Cr层,减小氧化速率,提高抗蒸汽氧化性。归纳得出国内外关于喷丸奥氏体钢与传统钢管在600~750 ℃温度范围内,抗蒸汽氧化性的顺序依次为:600~700 ℃温度下,喷丸SUPER304(S30432)>喷丸TP347H≈喷丸TP321H≈TP310HCbN(HR3C)>SUPER304≈TP347HFG>TP304≈TP347H>TP321H;700~750 ℃下,TP310HCbN(HR3C)>喷丸TP347H>喷丸TP321H。同时归纳了喷丸工艺中,各因素对喷丸效果的影响,喷丸层质量的金相和硬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喷丸奥氏体钢的实际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喷丸奥氏体钢关于加工、焊接以及使用寿命等仍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喷丸工艺向马氏体钢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Ce(SO4)2浓度与合金镀层表面性能的关系,采用喷射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W-Ce合金镀层工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结构,并用能谱仪(EDS)检测镀层中的元素组成。XRD分析表明,镀层存在晶格畸变。LEXT4100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磨损痕迹,发现磨损机理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添加Ce(SO4)2改善了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当浓度为0.5g/L时,涂层的表面质量最佳。同时,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好后坏的规律。当Ce(SO4)2浓度为0.5g/L时,显微硬度达到峰值519.69HV0.1。此时,镀层耐磨性最好,其耐磨性表征参数均取得最小值。且镀层的耐蚀性也最好,腐蚀电位为-0.5537V,电弧电抗半径最小。  相似文献   
96.
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多用于动物饲料和食品添加剂;很多种类的氨基酸如L-半胱氨酸、β-丙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4-羟基异亮氨酸和高丝氨酸等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相较于化工合成或分离提取的方式,利用微生物细胞作为平台生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绿色安全、可持续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合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碳源的高效利用、限速步骤的调节、碳通量的调节、转录和反馈抑制调节以及转运调节等代谢调控策略在提高微生物生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效率的研究及应用,分析了不同调控策略的优势和缺点,总结了不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微生物作为细胞工厂生产各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7.
王晨  陈泽翔  王建强  沈美庆  王军 《化工学报》2020,71(12):5551-5560
以浸渍法模拟碱金属中毒NH3-SCR催化剂过程,制备不同Na含量(质量分数)的铜基小孔分子筛Cu/SSZ-13和Cu/SAPO-34,对比研究了二者的碱金属中毒机理。结果表明,外引Na离子均可严重影响两种催化剂的NH3-SCR催化活性,造成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坍塌,酸性量减少,活性物种减少。不同的是,Na引入量较低(<1.82%)时,Cu/SAPO-34比Cu/SSZ-13具有更强的Na离子耐受性,而当Na含量高于3.48%时,Cu/SAPO-34几乎完全丧失NH3-SCR催化活性。通过催化剂的结构表征(BET、XRD和SEM)和酸性位表征(DRIFTS、NH3-TPD和H2-TPR),研究表明随着Na中毒程度的加深,Cu/SSZ-13的结构破坏是渐变式的,而Cu/SAPO-34的结构破坏是突变式的;Na中毒的机理研究表明,酸性位的减少是Cu/SSZ-13的SCR活性下降的主导原因,结构坍塌是Cu/SAPO-34的SCR活性下降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98.
李华  沈旸 《建筑师》2019,(5):4-6
建筑评论是一项针对具体对象,将目之所及的事物背后不可视的背景、思想、价值判断、驱动力等,转化为可以言说、可以讨论、具有建筑学和文化社会意义的思辨性活动。[1]这项活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概念的辨析与运用。因此,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设的"建筑评论课",通过课程主题的组织,在帮助学生建立多维批评视野的同时,以概念辨析为切入点,通过基于精读、研究的写作训练,实现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学术素养和写作的培训,以及对建筑评论和中国现当代建筑话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
烧结配矿技术是在全面掌握铁矿粉的常温特性和高温特性的基础上,应用互补性原理和方法进行合理的配矿设计。本文在工业试验中通过增加进口加拿大精粉的配比,迅速提高烧结转鼓强度,改善烧结矿质量。同时对降低高炉渣中氧化镁进行技术攻关,获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0.
Stakeholders remain skeptical in adopting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MiC) because of the associated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although its benefi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documented. The unique business model of MiC nurtures several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approach. Despite the growing attention on MiC with its market expansion, no systematic evaluation is in place to monitor its risks research progress. Accordingly, this research reviewed published literature address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C from 1992 to 2019.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research publications on risks of MiC witnessed a steady growth, with considerable progress occurring in the last decade. Result implies that the risk of MiC has gained extra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domain in recent times.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heavily on perceived implementation risks, supply chain risks, schedule risks, investment risks, structural risks, ergonomic risks, and MiC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which indicate that MiC is associated with a host of risk events. The research further identified the critical risk events (CR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 based on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The identified CREs contributes to the checklists of risk ev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ffsite construction (OSC). The latter may be useful in risk planning, especially where the MiC is less developed, and fewer or no bespoke risk assessment exists. Research gaps in existing studies are highlight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rea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then proposed. Thus, it makes a useful contribution to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the risk of OSC and may prove useful to offsite construction researchers, industry practitioners, and project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